都说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安定祥和,中国的人权状况正处于历史最好阶段,但为什么民怨依旧沸腾,越级上访不停,西藏、新疆此起彼伏,动乱频仍?完全执政必须完全负责,标榜“伟光正”的党难辞其咎。然而日前,中央似乎想用行动证明,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并非独裁的党不够英明,怪只怪天安门的风水不行。此话怎讲?原来,为了“中华民族”能够世代和谐的相处下去,中央已经决定,将国庆期间竖起来的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永久摆放在天安门广场上。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政治圣地”,唯物主义者可以拒不承认风水之说,但这里一砖一瓦的改变显然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和意义。所谓“民族团结柱”究竟是些什么东西?高十三点六米,重二十六吨的“民族团结柱”内由钢筋、水泥做支架,外包玻璃钢,金色的柱头与柱础采用人民大会堂东侧门柱的图案元素,体现五十六个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中国红”的柱身上则分别雕刻着一对载歌载舞的民族青年和代表该民族的图腾纹样。“五十六根柱子,寓意着平等、团结、和谐的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支撑着祖国的伟大基业。”身为策划人和设计者,路建康如此解释他的得意之作。
让五十六根水泥柱子在天安门广场上紧密团结、和谐相处很容易,可惜“少数民族兄弟”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现实遭遇。中国传媒大学维族学生库尔班江近日到沈阳办事,不料多家宾馆均“不接待任何新疆人”,无奈找来公安人员反复核验证件后,他才幸免露宿街头。可须要回复一个工作邮件的他接下来又吃了网吧的闭门羹,对方给出的理由是,“你这个民族不能上网”!
专业人士站在专业角度反对“民族团结柱”在天安门广场上“安家落户”,认为其破坏景观、影响视线,殊不知中央站在政治大局的高度,恰恰需要这些“碍眼之物”遮一遮“和谐社会”见不得人之处!然而当局欲盖弥彰的行事逻辑根本经不起推敲——西藏、新疆发生民族冲突便竖起“民族团结柱”,“大跃进”饿死几千万百姓,要不要立一根“消除贫困柱”?“反右”、“文革”、“六·四”害人无数,该不该立一根“保障人权柱”?十月二日,山东访民李淑莲刚刚在信访部门的“黑监狱”中上吊身亡(“被自杀”?),难道不该立一根“依法治国柱”?
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因为中共建政六十年的“丰功伟绩”实在罄“柱”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