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的服装很花哨。随着“两会”的隆重召开,盛大的民族服装秀又一次如期上演。民族特色的服装兼具鲜明的地域特点,三月的北京乍暖还寒,来自五湖四海的少数民族的代表委员心中冷暖自知,表面上却要合演一出“环球同此凉热”的大戏,是演技高超,还是人民大会堂里的“中央空调”性能微妙,鬼才知道。
少数民族的代表委员盛装与会,初衷很好,既直观体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少数民族跟汉族一样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又可以在境内外媒体面前展示民族风情、宣传民族文化,何乐而不为呢?再说穿戴得花枝招展、环佩丁当,活跃会场气氛之余,保不准还能有效防止其他日理万机的代表委员发生打瞌睡的状况。惟一令人遗憾的是,民主秀,秀和谐,结果却欲彰弥盖。君不见,奥运会开幕式上,那群身着民族服装,簇拥着国旗步入鸟巢体育场的孩子统统是汉族小朋友扮演的吗?
如果作秀能够成就民主、促进和谐,恐怕大洋彼岸那个移民国家的众参两院开会,议员们非得日裔的穿和服,华裔的穿唐装,非洲裔的腰间挂一片树叶,土著印第安人头上插几根羽毛……大伙才能维护选民的权益,维护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维护“美国式的自由”。
不错,服装能够反映人的精神风貌,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但寻寻觅觅寻不到,一个穿工装裤或扎白手巾的代表委员,被代表了的老百姓难免心生疑惑:
莫非这一小撮先富起来的代表委员不再代表工农了?
“两会”时节,除了占据官方媒体的代表委员,其实还有一个看不到他们身影,听不到他们声音的群体同样会聚在首都北京。这便是成千上万最具中国特色的“访民”!
一边是反映民意、倾听民声的政治秀,另一边则布下天罗地网,大肆逮捕上访民众。什么时候能给忙碌如刘翔一般的代表委员放个假,把这些上访民众请进人民大会堂,聆听他们的遭遇和意见,解决他们的困难与问题,中国或许就真的进步了。但,这可能吗?
当然可能,在访民们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