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1日星期三

不同战线上的“境外组织”

从一九八七年进入内地开展相关工作,二十多年间,香港乐施会投入资金超过五亿人民币,在扶贫、救灾、教育、培训等领域做出了不菲的成绩,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信任,同时与各级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然而新年伊始,教育部突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内地高校断绝与该非政府组织的往来,不与其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并且指控乐施会“负责人是反对派骨干”,“招聘我‘大学生志愿者’的用心不善”。
一向遵纪守法、扶危济困的乐施会被搞得一头雾水,不明白究竟是董事局主席卢子健的党籍,还是总裁施日庄的国籍犯了中共的禁忌,中国部总监廖洪涛甚至对这道“封杀令”的真伪表示怀疑。其实,细读文本便会发现,所谓“封杀”跟任何个人都没有直接关系,事情坏就坏在“维权”两个字上。
去年,河南郑州一位名叫逯军的公仆面对记者采访,脱口反问了一句,“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类似的问题乐施会诸君同样可以扪心自问。你们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维权机构”实习,那么关于维权,你们到底为谁维权,又向谁维权呢?如果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而向政府部门维权,岂不是摆明了跟政府作对吗?慈善性的非政府组织对抗邪恶成性的专制政府,不被封杀才怪!
在中共的话语体系里,“别有用心”后面往往跟着“不可告人”,但这一次,教育部仅仅诬蔑乐施会“用心不善”,莫非另有其他“境外组织”是不可告人的吗?事实的确如此。
乐施会的主要工作是用境外募集的善款帮助国内的弱势群体,而在另一条隐秘战线上,大批境外人士则采取蚂蚁搬家的手段,将中国的社会财富偷偷转移至西方发达国家。这些人有的经商,有的上学,有的既不读书,也不工作,他们虽无明确的组织形式,却有共同的身份背景——不是国家公职人员的配偶,便是他们的子女。当然,这些境外人士并非只拿钱,不办事。关键时刻,他们可以护卫奥运圣火,抗议达赖喇嘛;平常日子,政治局的大小常委到世界各地窜访,他们还负责举着国旗和鲜花,到机场“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尽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乐施会的遭遇充分表明,中共当局那根阶级斗争的神经依然紧绷着。没错,阶级斗争应该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不过在新的斗争形势下,谁才是劳动人民真正的阶级敌人呢?是境外的非政府组织,还是“裸官”及其至亲家属,广大群众不可不擦亮双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