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

右派何不烧党报?

文化大革命批判“孔老二”,“孔子和平奖”盗名又欺世,但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北大教授孔庆东放着老祖宗的旧恨新仇不报,居然跟“毛左”之流沆瀣一气,甚至无端辱骂想要采访他的《南方人物周刊》是“汉奸刊物”。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三妈叫兽”孔庆东打了头阵,群起效尤的左派愤青紧接着便在太原、石家庄等地公然焚烧了一向宣扬普世价值的南方系报刊。
来而不往非礼也,可迄今为止,所谓右派“汉奸”并未做出焚烧《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非理性举动。究其原因,一来焚烧报刊有违自由主义者的价值观,二来嘛,一个技术性的障碍同样不容忽视。全国的报刊亭数以万计,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南方系报刊大都有售。反观《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不敢说市面上绝对没有,但要大量购买、集中焚烧显然具有一定难度。
党报党刊作为党的理论宣传阵地,原本跟普通群众没有多大关系,然而党天下的现实决定了每个纳税人不光要为中共办报埋单,更要为党员订报付账。年终岁末是报刊征订的关键时期,上网搜索“党报党刊征订”,便会发现一堆类似某地“强力推进党报党刊征订工作”,某地“确保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某地“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的狗屁新闻。党报党刊征订是一项政治任务,要顺利完成,除了靠党费,基本靠公费——满纸谎话、空话和套话,却偏偏不说人话的报刊,老百姓怎么可能主动订阅呢?
党报党刊难于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因为中共当局的执政基础根本不是十三亿民众,而是八千多万党员干部,所以只要他们能够坚持阅读《人民日报》、收看“新闻联播”,相信——哪怕仅仅假装相信那个纸面上、荧屏中的“和谐社会”就已经是个奇迹了。枪杆子、笔杆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否则人心散了,二十一世纪的枪杆子恐怕就不像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那么听话了。
打压归打压,南方“汉奸媒体”照样畅销;屏蔽归屏蔽,西方社交网站依旧流行。罗马教廷可以烧死布鲁诺,但无法焚毁真理。广大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已是中宣部、工信部都无可奈何的大势所趋,一小撮左派愤青焚烧报刊的偏激行为,充其量给自身的执迷不悟平添了几分灰飞烟灭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