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日星期二

“中东波”的启示

民主化的浪潮席卷阿拉伯世界,而有了本·阿里与穆巴拉克的前车之鉴,北非、中东大大小小的独裁者们全都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成为又一张遽然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因此,面对走上街头的反对派,铁腕镇压者有之,软硬兼施者有之,怀柔收买者亦有之。虽然民主之路前途漫漫,艰险无数,虽然独裁者们耍尽手段,苦苦恋栈,但眼望着茉莉花在伊斯兰教的广袤沙漠怒放得如火如荼,除了巨大的精神鼓舞、珍贵的斗争经验,全世界饱受压迫的人们至少应该收获两点重要启示:
第一,自由民主是普世价值,而非西方世界的阴谋诡计;第二,自由民主只能自我争取,绝不能等待他人的赐予。
想当年,轰轰烈烈的“苏东波”冲垮了日暮途穷的社会主义阵营,可中国不单错过了这趟民主快车,嗜血的坦克甚至将一代青年的梦想和他们青春的身体,碾碎在天安门广场。擦掉脸上的血污,中共认定,和平演变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阴谋。随后,什么“主权高于人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似是而非理论便相继出笼了。
阿拉伯世界的民主革命,追根究底,是民众对现代化的渴求同腐朽的政治体制矛盾冲突的结果。然而中共当局为了抵御“茉莉花革命”对自身的冲击,一边战战兢兢的调侃美国在价值观念与现实利益间摇摆的尴尬处境,一边牵强附会的诬蔑乱局背后隐现着美国的“黑手”。事实果真如此吗?除却发表了几通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奥巴马政府并未对阿拉伯民众的抗争提供任何切实的帮助。埃及是美国在北非、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也是第一个跟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的阿拉伯国家,而巴林境内则驻扎着美国海军的第五舰队。因此,尽管意识形态与美国背道而驰,确保这些独裁政权的稳定,仍旧要比任其陷入不可预期的混乱更加符合美国的利益。
假如华盛顿方面像对付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那样,在利比亚的领空紧急设立禁飞区,甚至采取类似“黄金峡谷”的军事行动,卡扎菲这条“疯狗”怎么可能肆意屠戮本国民众?奥巴马的无所作为玷污了诺贝尔和平奖的荣誉,此时此刻,矢志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小布什前总统,或许才是阿拉伯民众最该怀念的人。
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低人权、高效率的发展模式为西方世界提供着大量的廉价商品。与此同时,十三亿民众辛辛苦苦积攒的国家财富,却被官仓硕鼠源源不断的搬运到了“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的稳定固然符合世界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民主化同样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其实,专制而腐败的中共政权并不会对美国构成真正威胁,反倒是自由民主的中国必将成为山姆大叔的强劲对手。因此在民主化的进程中,在道义上的支持外,中国人万万不可对美国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毋庸讳言,宣扬自由、推行民主是美国的利益使然,但同理,倘若中国人奋起争取民主权利,一定也是为了自己,而非中了什么“反华势力”的诡计。俗话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放弃天赋的权利,只能沦为任人宰割的鱼肉。反之,天助自助者,敢于斗争的结果必定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为“道”作为普世价值,是超越国界、高于主权的,其真谛,正如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孔夫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