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星期一

“中国梦”是一座围城

先是叫嚣“别让李嘉诚跑了”,继而怀疑著名本土实业家、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美国投资建厂,也是准备“跑路”。至于被愤青和小粉红紧盯着的郭台铭,尽管刚刚同广州市政府签订了高达六百一十亿人民币的投资协议,但张口“富士康没有走”,闭口“富士康不会走”,自证清白的背后,其显然承受着无形却巨大的压力。
说来也怪,中国又不是一座监狱,干吗总怕人跑掉呢?这种“逃亡心态”的产生,源于民众内心深处安全感的缺失。主席台上的领导同志,转眼间便堕落为腐败分子;出门买菜的片刻工夫,家宅竟被拆成了一片瓦砾。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没有法治,不论高高在上的虎豹豺狼,还是蝼蚁般苟全性命于“盛世”的百姓,都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全感。除非“贫贱不能移”(民),谁不想给自己和家人留一条通往西方文明世界的后路?
“中国梦”,与其说须要全民共建,不如说彻头彻尾是一场全民互骗的游戏。当权者造梦,老百姓假寐,因为自欺欺人是获得安全感与幸福感最简单的方式。用脚投票的人打破了这种和谐,攻击他们,不是出于爱国,纯粹是嫉恨的情绪作祟——自己走不了,别人也甭想跑。被梦魇住的人,心理与行为跟溺水者是极其相似的。
赤身裸体的君王统治着装疯卖傻的百姓,中共政权建立在无数谎言之上。要守护“中国梦”这座虚幻的围城,洞悉真相的不能轻易放纵,保持清醒的必须严加管控。这正是那些拒绝向强权和金钱低头的港台艺人被扣上“港独”、“台独”的帽子,进而遭到封杀的原因所在。可笑更可悲的是,主子掌握着棍子,奴才却热衷乱扣帽子,似乎注定落下的棍子打在别人头上,便是对自己的奖赏。
于是,今天举报这个,明天抵制那个,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和金钱,为自己打造着镣铐与牢笼。共产党再怎么不堪,至少是对得起如此愚蠢、邪恶,一身奴颜媚骨的老百姓的。叹只叹,中共当局圣明的统治,未能全面惠及“帮港出声”、“爱国同心会”一类的爱国团体成员,及其父母妻儿,实乃人间至大的遗憾!

2017年3月26日星期日

少数派婚姻

如果所有人都长着尾巴,没有尾巴的人,会被当成怪物的吧?
疾病是什么?是自我感知的身心痛苦,还是说,任何异于常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状况都会被视为一种缺陷、一种病态呢?《现代汉语词典》将“病”定义为“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可谓精辟至极,因为无情的现实一再的证明着,不同就是有病,少数就是病人。
抛开科学的结论,也不管是不是天性,认定了同性恋有病,却拒绝给予“病人”理解和关爱。人类就是这样奇怪,他们或许会物伤其类的同情身体内部的各种病症——肺炎、肝癌等等,对于显露在外的不同——一只跛足,甚而一块胎记,则常常满怀歧视和敌意。
民进党立委尤美女、国民党立委许毓仁,以及时代力量党团分别提案修法,只为实现婚姻平权这一共同的目标。可惜立法院内难得的和谐,无法弥合整个社会的分歧。台湾民意基金会日前公布的民调显示,赞成与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民众分别为百分之四十六点三和百分之四十五点四,双方旗鼓相当,对立空前严重。
不过诸如同性恋会传染,同志运动鼓吹性解放,同性婚姻摧毁家庭制度一类的反对意见,实在缺乏常识,逻辑混乱,乃至令批驳或说服都显得异常艰难。因此,与其陷入无谓的争吵,不如穿过舆论的喧嚣,去看看婚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反同婚人士反对将同性伴侣的结合称为“婚姻”,认为只有一夫一妻才符合传统的伦常,但不知他们可曾听过“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古训?同志们喜欢神化爱情,卫道士热衷神化婚姻,其实爱情纯属动物本能的冲动,婚姻无非经济关系的产物。包括一妻多夫、一夫多妻的生活方式,归根结底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为了生存,为了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建立的经济关系。
今天,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独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什么独身主义、丁克家庭,人们已经见怪不怪。至于婚姻平权的真谛,不过是将同性伴侣共同生活所产生的一系列权利、义务和经济关系用法律规范起来罢了,根本无关爱、无关性,更无关道德。除了恐怖分子的“圣战”,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神圣的东西,放松心态,人与人才能和平共处。
“婚姻家庭,全民决定”,是反同婚团体的主张。虽然举行公投,“人兽(妖)成家”的许仙和白素贞的爱情,肯定会得到世人的祝福,但两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能否生活在一起,并不因此即可任由无关的他者裁断。公投,只能用以决定公共事务,滥施于私人生活领域无异于开门揖盗,因为从特定的角度讲,任何自以为是的多数,都可能沦为相对的少数。假如“两千三百万”可以决定两个人的生活,“十三亿多”为什么不可以决定两千三百万人的明天呢?
民主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同时,多数必须尊重少数。倘若连个人的婚姻都无法自己做主,台湾所标榜的民主就不仅是虚夸的,简直是民粹,是多数人暴政了。婚姻平权这场争议,核心不在于同性伴侣能否结婚,而是检验一个民主社会,多数对待少数的态度和方式。
婚姻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事,收养子女则关乎未成年第三人的权益。同性家庭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观点,或许有一定道理,但片面强调家庭因素,忽略社会因素,显然是不公平的。在大陆,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从升学、就业到成家,无数人的人生境遇因为出身问题而悲剧化,可这些“黑五类”家庭果真具有原罪吗?不必用正反双方的一些极端案例去证明什么,就算父母双全、家庭和睦最有利于孩子成长,政府不也没有强制剥夺单亲家庭的监护权吗?
家庭的特殊结构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小于整个社会对此类特殊结构的家庭的偏见和歧视。要从制度层面消除这种偏见和歧视滋生的土壤,婚姻平权应该修《民法》,还是立专法,答案不言自明,只须坚定前行——“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

2017年3月25日星期六

国民党的末路

叛国、卖台、祸党,帽子可能有点大,但国民党诸公顶着如此不光彩的冠冕,前赴后继觐见共产党的总书记也就罢了,事先还非到中山陵招摇一番,果真不怕孙先生气得诈了尸吗?可叹“革命尚未成功”的总理遗嘱,竟被一众不肖之徒扭曲成了对国民党的“自我革命”!
马英九执政期间,国共两党经贸搭台,政治唱戏,于暗箱中大搞政经交易,不料“太阳花学运”的风暴将一切通通雨打风吹去。如今国民党丧失了作为交易筹码的政权,共产党自然不会继续对台“让利”,两党同志坐在一起,也只能空谈玄而又玄的和平问题了。不过在党产遭到冻结的情况下,国民党仍然坚持举办“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甚至不恤脸面向与会单位募款,要党员自费出席,这种“自干五”(自带干粮的五毛)般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虽然以国民党目前所处的地位和拥有的实力,洪秀柱主席无论在大陆放出怎样的狂言、胡言,或谎言,都不可能对两岸关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一中”如何表,“和平协议”谈不谈等关键问题背后的真相,必须加以揭示。
在大多数台湾人抛弃“九二共识”之后,“一中”应该“各表”,还是“同表”的争论,看似毫无意义,实则口沫横飞间,国民党所掩护的,是其“一中不表”的投降主义。打个比喻,一起劫案的受害人出庭作证,口口声声“我要说真话——我要说真话”,却不敢指认嫌犯是谁,这样的人是诚实的吗?中华民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抢走了代表“中国”的正统地位,国民党张口“九二共识”,闭口“一中各表”,却从不敢在共产党面前讲出“中华民国”四个字,这样的党是可信的吗?“一中”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世公认。坚持“一中”,表不出任何花样。醒醒吧,国民党!
“和平”、“统一”固然是充满积极意义的词语,但在中共当局的极权统治下,和平就没有自由,统一就没有民主。或许有人觉得如此论断太过危言耸听,那么反过来说好了。假若台湾人享有独立建国的自由,两岸能和平相处吗?假若台湾人拥有民主自决的权利,他们会选择统一吗?总之,两岸关系这枚硬币,一面刻着独立与战争,一面刻着统一与和平,贸然孤注赌其一,危险性没什么不同。
洪秀柱跨越海峡的一小步,是改变岛内政治生态的一大步。这一步,不会拉近台湾和大陆的距离,反而可能加速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加大其与台湾主流社会的裂痕。洪秀柱跨越海峡的旅程,也许就是百年国民党政治生命的末路。

2017年3月24日星期五

蔡英文的底气与国台办的“民意”

面对中共当局外部打压、内部分化的两手政策,从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到发表国庆演说,连日来,蔡英文总统不断重申同一个立场,即“维持现状”的“承诺不变,善意也不变”,台湾“不会在压力下屈服,更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可惜蔡英文所言纯属一厢情愿——在信奉强权政治的中共当局眼里,不屈服就意味着拒绝统一,对抗到底。
蔡英文要维持的现状,包含“台湾民主”与“台海和平”两项不可分割的内容,但作为民主的敌人,中共当局丢出的考卷上,“要民主(民主自决的权利),还是要和平(投降主义的和平)”,显然是道单选题。用虚假的共识维持暂时的和平,在“一中”的笼子里唱“各表”的歌,是国民党的两岸政策。通过年初的大选,台湾人抛弃了国民党,否定了“九二共识”,也明确回答了上述问题。中共当局对蔡英文死缠烂打,无非是不愿承认国民党执政八年,其对台工作的彻底失败而已。
蔡英文政府力抗中共当局的底气,来自于民意的支持。似乎是为了对仗工整,国台办近期做出的回应也频频强调“民意”二字。什么“任何势力、任何人不要低估大陆十三亿多民意的坚定决心”,“有祖国大陆的繁荣进步做基础,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强大民意做后盾,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步伐”云云。“两千三百万”相比“十三亿多”,的确少得可怜,但台湾的民意,是通过一张张看得见、摸得着的选票,实实在在体现出来的。大陆的所谓“民意”,究竟是什么东西?
从来没人怀疑,大陆的主流民意是反对台独的,不过台湾问题可不止是要不要统一这么简单。若问十三亿多中国人的意见,统一在哪个国号、哪面国旗,特别是哪种制度之下,这些问题必须通通囊括在内。中共当局果真尊重民意,请把相关考卷交给民众作答。否则自说自话,只将“十三亿多”当个屁,非但唬不住台湾人,反而会吓跑他们的。

2017年3月23日星期四

蚕食自由、腐蚀民主的“以商围政,以民逼官”

专接陆客团的创世纪旅行社倒闭,引发观光业者上街游行,要求政府拿出办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观光业者不敢将抗议的矛头指向限制陆客赴台的中共当局,也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诉求,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诉求说不出口——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承认了“九二共识”,明天便要接受“一个中国”,后天就得落实“一国两制”……
相比之下,出席海基会中秋联谊活动的大陆台商则坦率许多。台企联会长王屏生直言,“九二共识”不能讲,“一个中国”不能讲,“台湾社会真的是有病”!没错,台湾病了,其病灶就在于不少台湾人既享受着台湾的自由和民主,又贪恋着中共当局所恩赐的统战红利。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却不得不在鱼与熊掌间抉择,这正是台湾社会日益痛苦撕裂的根源。
王屏生高调喊话,未必能够影响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当然其本意,或许也只是向北京的主子表露忠心而已。商人喻于利,但利,易令智昏。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做出些许口头的政治让步,譬如承认“九二共识”,无损于台湾主权的侥幸心理是不可取的——要知道,每家企业、每个行业施加的压力汇聚起来,到最后,必将成为一个民选政府不能承受之重。
中共当局“以商围政,以民逼官”的终极目的是统一台湾。表面上,陆客来去的关键在于是否承认“九二共识”,其实大陆人被剥夺的赴台游的权利,须要全体台湾人以自由进行交换。直到有一天,台湾人跟大陆人一样,听谁的歌,看谁的电影,去哪里旅行……通通由独裁者的旨意决定。当然,以抵制的名义,奴才们自有办法将权利被剥夺的失落感,转化为爱国的豪情与强国的霸气。
面对观光业者的哀告和“红顶台商”的叫嚣,民进党当局必须坚守台湾安全与价值的底线。否则明天,一群诈骗集团的成员走上街头,要求政府营救被大陆公安拘捕的同人,为其继续从业消除潜在的风险,台湾——所谓华人世界的“民主之光”,岂不将沦为滑天下之大稽的“民主之耻”吗?

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

无可救药的政治怀旧

八月十七日是江泽民的生日。这一天,在中国的社交网站上,广大“蛤丝”纷纷用隐晦而戏谑的方式,向九十高龄的“长者”贺寿。一人续一秒,恭祝“万寿吾江”。
作为习近平日益增强的高压统治的副产品,以江泽民为偶像的“膜蛤文化”引领着政治怀旧的风潮。然而在一片“要嫁就嫁习大大”的“政治叫春”中,怀念癞蛤蟆与猫头鹰的爱情非但不合时宜,也无半点浪漫和美好。所谓“膜蛤”不过是犬儒的自我解嘲之道,因为今天,对当局的任何批评都可能被扣上“吃饭砸锅”的帽子,“妄议中央”更是不被允许的。
姑且抛开江泽民的政治功过不谈,隔代指定习近平作为接班人,毕竟是他的主动选择,就算这块石头最终砸了自己的脚,也怪不得旁人。为了把江泽民扶上马,再送一程,当年邓小平同样隔代指定了胡锦涛。可惜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为中共全面腐败大开方便之门,而软弱无能的胡锦涛对此完全束手无策。到执政末期,连政治局面都几近失控。
习近平经过险恶的斗争,方才登上权力的顶峰。为了确保权力巩固和自身安全,必须对一切可能的政敌继续穷追猛打。面对全面腐败的党,反腐,无疑是其最得心应手,也屡试不爽的工具。“小毛泽东”式的政治怪胎不是一夜之间诞生出来的,江泽民和胡锦涛二位助产士对于今天的习近平,即便没有塑造之功,起码难逃成全之罪!
那么,厌恶习近平的内地百姓,转而怀念江泽民所遵循的究竟是何种逻辑呢?
千百年来,除去革命或造反,中国的政权不是在党派,就是在家族内部传续。权力的近亲繁殖,违背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因此政局难免陷入治乱兴亡的死循环。天下大乱渴望明君圣主的治理,而一旦强人的铁腕扼住了喉咙,又幻想呼吸自由的空气。政治怀旧的本质是一种奴性,是民主缺失的并发症。
受够了梁振英的恶形恶状,不禁开始怀念曾荫权,甚至董建华的香港人所患的,不正是这种病吗?反观手握选票的台湾人,他们既不会因为堕落的国民党亲中媚共便怀念“两蒋时代”,也不会因为蔡英文上台百日左支右绌就对无能的马英九心存留恋。民主之路并非坦途,但没有民主,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奴性绝不会随着社会地位的改变自动消失。
其实,习近平也是一个政治怀旧者。百姓膜蛤他膜毛,尽管毛泽东曾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自己的父亲习仲勋打倒,连小小年纪的习近平也跟着吃了不少挂落。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习近平要引导他们走入民族复兴(复兴也是怀旧,但不知复哪一朝的兴,怀哪一朝的旧)的“中国梦”里。至于通过自我催眠所营造的种种幻象,是美梦,还是噩梦,或许唯有梦醒时分方能知晓。不过按照习近平当下开倒车的速度,这一天恐怕并不遥远。

2017年3月21日星期二

统一的“拦路狗”

民进党执政,两岸关系前景暗淡。不过决定台海两岸分离趋向大于统一的,与其说是蔡英文当局的两岸政策,毋宁说是透过一条狗的命运,所折射出的两岸民众价值观的差异。
因为虐杀流浪狗“小白”,三名国军士兵连日来引得岛内群情激愤,招致舆论强烈挞伐。涉案人员不光受到军纪惩处,还被移送法办,国防部长冯世宽也向社会公开致歉,就连正在国外访问的蔡英文总统,都对此事深表关切。凡此种种,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倘若类似事件发生在对岸那个敢逆世界潮流,将狗肉吃成新式“民俗”与“节日”的“文明古国”,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大陆虽有不少自发成立的动物保护组织,但并无保护猫、狗、猪、牛等非濒危野生动物权益的相关法律。抛开不可同日而语的法治程度,在这个问题上,两岸能够比较的,只是民众的态度而已。网络评论,因为大都匿名,所以往往极端,却也充分暴露了最真实的人性。对比两岸有关人类伤害动物的新闻评论,台湾几乎是一边倒的同情加谴责,大陆则必定转化为旁观者的内讧。
以吃狗肉为例,反对派总难免遭受何不彻底茹素,凭什么干涉他人自由一类的质疑,甚而“玉林狗肉节”,都有所谓“知识分子”公然为之辩护。看似胡搅蛮缠、是非颠倒的背后,中国人其实拥有一套将自甘堕落的犬儒主义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全盘合理化的价值体系。大而化之,这也正是“大国崛起”所遵循的内在逻辑。
台湾人对待动物的态度,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或许是伪善的。可当台湾人的“虚伪”遭遇中国人的“真诚”,两种背道而驰的国民性实实在在拉开了彼此的距离。郑捷杀人,国军虐狗,纯属偶发事件。没有任何社会是完美的,但相比国家机器对个人权利普遍性的压榨和侵害,相比一年一度的“狗肉节”,对岸妄谈什么统一,别说台湾人,只怕台湾的狗也不乐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