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0日星期日

大国崛起,死刑直播

三月一日,制造湄公河惨案,杀害十三名中国船员的缅甸毒枭糯康及其三名同党在云南昆明被执行死刑。这起跨国案件的侦破,是国际执法合作的成果。依法对糯康犯罪集团进行审判,既维护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和国家利益,对遇害者及其亲属而言,也算终极告慰。
遗憾的是,作为党国最重要的宣传机器之一,中央电视台对糯康等人的死刑执行过程大张旗鼓的进行直播报道,引发舆论广泛质疑。虽然事后该台在官方微博中澄清,“任何生命的离去都不值得大快人心”,“公示糯康死刑,不是看杀人,没有行刑画面,只看到毒枭凶犯虚弱,很怕死”,但过犹不及的宣传已然造成无可挽回的恶劣影响。
央视的直播,或许为了彰显大国崛起,政府对国民海外合法权益的保护能力逐步增强,正如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在节目中所言,“过去在海外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千方百计说是本地人。那么现在呢,可以扬眉吐气的昂起头来说我是中国人”。尽管糯康及其同党的确死不足惜,可这种赤裸裸的示强,有没有顾及同中方充分合作的老挝、缅甸、泰国等周边小国的国民感受呢?死刑直播,对犯罪分子或许具有一定震慑作用,但同时也可能给中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今后的执法合作,带来消极影响。
此外,死刑存废固然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但近年来,本着尊重人权的原则,中国司法机关也尽量奉行“少杀、慎杀”的政策。同时处决四名罪犯,并非值得炫耀的司法政绩,而央视的高调直播,只会招来国际舆论的关注和非议,损害中国政府的形象。
经济高速发展,令中共当局产生一种幻觉,以为只要舍得花钱就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培植软实力、输出价值观。因此在“大外宣”战略的指引下,就连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喉舌单位”也开枝散叶,设立了北美、欧洲,乃至非洲等国际分台。可惜一场死刑直播,将宣传变成了暴露。事实证明,东方古国依旧遵循着善恶报应的原始伦理,其与现代法治和文明相去还有十万八千里。所以,韬光养晦才是中共当局应该坚持的国策,否则没有普世价值支撑的“大外宣”,必然沦为国际间献丑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