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〇年台湾大选,顶着“中国”头衔的国民党参与其中,甚是荒唐,不过既然高雄市民能够接受一个跟大陆“你侬我侬”的韩国瑜,国民党恐怕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或许正是看到了政权与主权所面临的双重危机,赖清德才会当仁不让的站出来挑战自己的同志——人气低迷却志在连任的蔡英文。
虽然谁能最终赢得党内提名尚未可知,但要成为合格的总统候选人,蔡、赖二人必须首先弄明白,政治家的职责究竟是什么。因为民进党目前的困境,恰恰是由现总统和前院长的失职所造成的。
去年,九合一选举的惨败,原因众多,但一次选举捆绑十项公投案,台湾的民主果真须要以如此壮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吗?郭台铭就此问题接受采访时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政府不作为”。民主国家的政府,好比公司总经理,选民作为董事,选择你就是信任你,让你全权处理日常经营的各项事务。结果居高位、领高薪的你仅仅拿出一堆提案说,公司要进行全面改革,我可以这么做,也可以那么做,具体怎么做,你们决定,我来执行。请问:各位董事该做出怎样的决定呢?当然是解雇总经理,另请高明喽。
从“一例一休”到“年金改革”,从“婚姻家庭”到“能源环境”……“全面执政”的民进党不是没有改革的意愿,可每每遭到批评和反对,便试图以妥协、退让,换取更广泛的理解与支持。听起来这多么的“政治正确”啊,然而林肯说得好,“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改革的政策既然不是欺骗选民的骗术,且不说“永远”,又怎么可能一时讨好所有人呢?
任何改革都难免遭遇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已经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却不将改革进行到底,结局必定如蔡英文辞任党主席时所言:“想要求取两边的平衡,却被两边攻击”,“有一种被困住了的感觉”。其实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可行,就算每一项改革的支持者均为少数派,强力推动下去,民心之于政府,到底会全盘丧失,还是点滴赢取,谁敢妄断?反之,一味的沟通、协商,不求皆大欢喜,也盼民意过半,这样的改革,到头来恐怕只能是“维持现状”而已。
政治家对于国家发展、社会治理必须拥有独立而明确的见解和判断。一心为人民服务,就去做公务员好了。真正的政治家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恰恰相反,他们应该让选民为自己的政治理念服务。台湾大小选举频仍,围绕选举的各类民调更是多如牛毛,可惜这并不能改变一个无情的事实:人民是愚蠢的!否则他们怎么会先后一而再的选择了陈水扁和马英九,刚把蔡英文捧上台,转头又骂“空心菜”呢?政治家在选举时尊重选民一次就够了,只有那些为选举而选举的政客,才把日常维护民调支持率当成自己的核心工作。
特赦是总统的特权,所以赖清德要竞选总统,因为他想特赦陈水扁。逻辑如此清晰,但在竞选期间,随着民意的倾向,他会改变自己的主张吗?蔡英文说,“政治其实就是给答案”(《给党员的一封信》),那么她的答案到底是什么?一句“维持现状”足以应付中共当局的考卷,可岛内民众还会让她再度蒙混过关吗?拭目以待的选民们,这一次能否把自己的眼睛擦得亮些,更亮些呢?
2019年4月8日星期一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