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星期日

“维持现状”靠“共识”,还是靠民主?

由于民进党论述两岸议题的能力不足,加之共产党愿意配合演出,因此两岸政策一向是国民党的选举王牌。蔡英文此番虽然提出了“维持现状”之说,但拒不接受“九二共识”的她,还是难免遭受质疑,因为国民党始终认为,只有坚持“九二共识”才是维持现状的不二法门。然而在攻击对手的同时,国民党想没想过共产党为什么认同自己的主张呢?或者,国民党已经想明白了,只是未曾跟民众讲清楚?换言之,共产党对台战略的终极目的明明是完成统一大业,其怎么会接受一个旨在维持现状的“共识”呢?坚持“九二共识”真的可以维持现状吗?
只要对国民党定义的“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稍加解构,答案便不言自明了。“一中各表”其实包含两个问题——“一中”所解决的是要不要统一,“各表”要解决的是谁统一谁。洪秀柱对这两个问题均有论述,可惜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反而让她丢掉了作为总统候选人的资格。柱下朱上,问题依旧。既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那么不仅台湾民众,甚至共产党和大陆的十三亿老百姓都有权利要求朱立伦讲清楚,国民党,以及他这位党主席,究竟是否谋求国家的统一。
如果不,且口头坚持“一中”,只为“两国”(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实共存,共产党会允许这种分裂现状长久维持吗?若谋求统一,台湾自由民主的现状又何以维持?国民党根本没有系统化、前瞻性的两岸政策,遑论统一战略,因此,其苟且维持的偏安现状,不过是等人来统的“投降主义的和平”!
国民党极力回避政治谈判,一是其“中国出身”不被台湾民众所信任,二是其不敢将台湾的“政治筹码”摆到谈判桌上,因为如此一来,国共两党全方位的默契合作恐怕就难以为继了。别误会,所谓“政治筹码”无关“台独”,而是蔡英文不同于马英九的“维持现状”之道——民主。只有确立民主原则,才能为两岸和平构建制度性的保障。否则空谈和平,一九四五年那份《双十协定》的命运,便是前车之鉴。
无论谁在大选中胜出,共产党都不可能放弃统一的立场,尽管其从来不敢真正面对如何统一的问题。是“独裁者的专制的统一,还是人民的民主的统一”?“没有人民的自由,没有人民的民主政治,能够统一吗?”经过六十六年的分治与对比,两岸民众“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有了明亮的眼睛”,即或统一,他们也是“要一个人民大众的民主的统一,不要独裁者的专制的统一”(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啊!
没有“外来政权”之原罪的民进党,如果重新执政,完全不必畏惧同共产党的接触,甚至谈判。哪怕对方谈统一,民进党亦可应之以民主,将开放党禁、报禁,实行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的改革,作为检验共产党诚意的标准。只要在谈判桌上画下民主的底线,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阻挠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罪魁祸首便会原形毕露,民进党也能彻底洗刷长久以来所背负的“麻烦制造者”的骂名。
大陆的民主化,不是台湾的责任,台北对北京也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但坚守民主价值,不因威逼而放弃,不被利诱所腐蚀,是两千三百万台湾人共同的义务。任何政党与政客违背这一原则,不但台海现状无法维持,其自身也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五

欺人的国民党与自欺的朱立伦

台湾岛内的诈骗集团两岸驰名,受害者众,但若相较于国民党,实乃小巫见大巫,因为诈骗不过是犯罪团伙图财的手段,而国民党恰恰倒因为果,以政策为权谋,将政治玩弄得信仰尽失,只剩下诡诈的伎俩。
面对岛内民众,国民党宣称“中华民国”是“一中”正统。然而该党前主席连战赴北京观礼“九三阅兵”,替几乎成为民国掘墓人的解放军张目,结果呢,连战一行可有谁受到了党纪的惩戒吗?
面对中共当局,国民党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可当洪秀柱本着《中华民国宪法》,提出“终极统一”的论调,她反而遭到了同志们的围剿,甚至被剥夺了总统候选人的资格,理由是,她的主张背离了主流民意和党的两岸政策。千万别忘了,当初诸公怯战,洪秀柱完全是依照党所制定的游戏规则,一步步胜出的。
抛弃了洪秀柱,也不能把机会留给本土出身的王金平,而要笼络中南部的选票,又不得不继续利用这个“政治玩偶”。于是乎,国民党索性“再次破例”,为之修改不分区立委提名办法,可裤子都脱了,朱立伦又在排名问题上忸怩作态,这便是国民党对待老同志的态度。可笑更可悲的是,一生混迹政坛,到头来王金平竟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安排。莫非他真以为国民党还能在立委选举中翻盘,自己也能顺理成章的连任院长之职吗?不识时务,难免自取其辱!
选上了,做总统;选不上,继续当市长。天下的甘蔗,唯有朱立伦手中那根是两头甜的。朱立伦不但背弃了“做好、做满”新北市长的承诺,带职参选,同样表明其对广大选民心存疑忌。那么,民众凭什么要选择一个根本不信任自己的人呢?
上次大选前,谋求连任的马英九曾承诺,未来四年绝不会跟大陆领导人见面,但当暗中运作的“马习会”生米煮成了熟饭,其又辩称自己的本意只是“不登陆”罢了。幸好去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北京当局没有给马先生发放“台胞证”,否则岂不是将进退失据的他放到火上烤吗?
从总统到总统候选人,从立法院长到副院长,从党主席到前主席,上述种种便是国民党几位头面人物的行藏做派。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党大于法、权大于法的中国,连共产党都在不断强调“政治规矩”,尽管其意另有所指,但上梁不正下梁歪,透过高层看全员,国民党显然是个毫无规矩的政治组织。台湾若非民主、法治的社会,很难想像这群大权在握的背信弃义之徒会胡作非为到何种地步。
恒欺人者终自欺。本来大选之后出面收拾残局,是朱立伦最明智的选择,可他偏要御驾亲征。就算这是党主席的责任感使然,那么朱立伦挽狂澜于既倒,拯立委之选情,以免国民党全面溃败的自信究竟从何而来,实在令人费解。不同机构近期所做的几份民调均显示,朱立伦比之洪秀柱,充其量是半斤对八两。“柱下朱上”说白了,不是死马当活马医,而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国民党败局已定,不过在此之前,能跟习主席见上一面,马先生个人的后路应该安排妥当了吧?

2015年8月17日星期一

被共产党吃定的“三个内涵”

洪秀柱的两岸政策引发台湾各界质疑与反弹,甚至威胁到其作为国民党总统候选人的可能性。因此,洪秀柱方面不得不将“一中同表”的主张,修正为“一个共识、三个内涵”,即“九二共识”和“正视中华民国事实存在,捍卫中华民国反对台独,希望两岸建立稳定长远的和平协定”。
其实,无论“同表”或“各表”,都是国民党人自说自话,限定了“一中”的框架,台湾便跳不出共产党的掌心。君不见,五星红旗可以在岛内招摇,具有“民国”标志性的文字与图像但凡出现在大陆电视台的新闻画面里,无一不被马赛克化吗?这就是尴尬的“各表”,最现实的注脚。
那么在后马英九时代,倘若“三个内涵”如洪秀柱参选般弄假成真,为国民党今后的两岸论述定下基调,共产党又会怎样接招呢?
首先,“不能说中华民国存在”的洪秀柱转而强调“正视中华民国事实存在”,不过是为了挽回自己失言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可惜二战结束七十年了,无视国军将士的巨大牺牲,共产党坚称自己才是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样一个连史实都不敢面对的政党,又怎么可能承认中华民国客观存在的事实呢?
其次,必须明确,国民党反台独,是为了捍卫中华民国,共产党反台独,则是为了消灭中华民国,因为“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都是其无法接受的。同时别忘了,“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是共产党统战的基本策略。国民党当年因此吃亏无数,甚至丢掉了整个大陆,虽说今天,自己也沦为被统战的对象,但国民党真的只记吃,不记打吗?
第三,和平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景,但要维护和平,台湾除了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增进与美日等国的防务协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反之,若仅将台海和平系于同共产党的一纸“协定”,完全是痴人说梦,幼稚且荒唐。试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连本国主席刘少奇的身家性命都保护不了,共产党的承诺,还有什么是可信的?
蔡英文没有提出系统性的两岸政策,可这么做,若守住了民进党的基本理念,又有利于台海现状的维持,谁能说“模糊政策”一定不是上上之策?洪秀柱的“三个内涵”看似堂堂正正,实则空洞无物,看似义正词严,实则虚弱不堪。相较于所谓的“空心菜”,无论洪秀柱用什么作料料理她的“一中”牛肉,显然都投合对岸的胃口,毕竟共产党可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