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0日星期六

关乎清白的春秋大梦

中共十八大前夕,《纽约时报》爆出猛料,揭露温家宝总理的多名亲属,利用其权力攫取高达二十七亿美元的巨额财富。不过,也有观察人士质疑相关报道,是政治对手为了阻挠政改,刻意抹黑温总理的公众形象,而《纽约时报》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只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
《纽约时报》刊登这篇报道,目的是什么,影响会如何,其实无关宏旨,关键在于披露的内容是否有根有据,站得住脚。因为一个以权谋私的改革家不是民众所需要的,何况这个改革家仅仅是口头上的?
出乎意料的是,温总理的家人一反中共高层的惯常做派,迅速委托律师发布六点声明,不但保留追究《纽约时报》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针对其他“不实报道”,也将继续“予以澄清”。虽然《纽约时报》的中英文网站在第一时间便遭到了屏蔽,相关声明也只是选择性的刊登在海外媒体上,但温总理的家人敢于用事实回应的态度,还是值得鼓励的。
担任总理近十个年头,屡屡声称要推动政改,结果却连百姓翘企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也没能建立。退休在即,竟只能借助海外媒体,捍卫自己和家人的清白,温家宝或许委屈,但这等局面的形成,又怪得了谁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阻挠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固然势力强大,可对于一位注定被写入历史的大人物,多少金银珠宝想必都没有名誉重要。果真出淤泥而不染的话,温家宝身后,至少始终留着一条独善其身的退路。
新华社不发通稿,《人民日报》不登头条,风行世界的社交网站却是自由且免费的。哪怕微博肆意删帖,有本事屏蔽《纽约时报》的网站,翻墙到推特或脸书上晒一晒身家财产,应该没什么技术障碍吧?纵然眼下,组织纪律不允许身为总理的温家宝向一潭死水的中南海内扔石头,退休后公示,其实也不迟——十年都浪费了,老百姓还在乎几个月的等待吗?
有人讽刺他光说不练,只会作秀;有人同情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温家宝本人的信念是,“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时间当然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沉睡或假寐在自我营造的春秋大梦中,丧失对国家前进方向的判断和掌控,任凭整个社会因为路线之争虚耗空转,无疑是温家宝总理,甚或所谓“胡温体制”过去十年最大的悲哀与失败。